昨日(8月20日)出伏
难熬的 ”三伏天”终于结束了
(资料图)
告别了“三伏天”
是不是意味着告别了炎热?
答案当然是“No”
还要当心“秋老虎”发威哦
所谓“秋老虎”
是指出伏后短时间
回热到35℃以上的天气
大多发生在每年公历
8月下旬至9月上旬
气候特征是早晚清凉
午后高温暴晒
所以仍要注意降温防晒
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
未来一周,我市的周最高气温为33℃,未触及高温线,但午后仍比较炎热,还是要注意降温防晒。未来一周仍多分散性雷阵雨过程,其中22—23日雨量较为明显,并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,24—25日多云为主,午后有局地雷阵雨。
具体为:
20日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雷阵雨,局部雨量大,东南风3到4级,25~32℃;
21日多云转阴,有分散性雷阵雨,偏南风3级,26~33℃;
22日阴有阵雨或雷雨,偏西风3到4级,26~30℃;
23日多云到阴,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,偏北风3到4级,25~31℃;
24日多云到阴,午后局部雷阵雨,东北风3级,25~33℃;
25日多云到阴,偏北风3级,25~32℃;
26日多云到阴,偏北风3级,23~31℃。
此外,未来三天
全省多雷阵雨天气
出门的小伙伴
记得带好雨具哦~
8月20日08时至8月21日08时,全省多云,大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,其中淮北北部地区雨量中等。
最高温度:本省西北部地区34℃左右,其他地区32~33℃;最低温度:淮北北部地区23℃左右,其他地区25~26℃。全省偏东风转偏南风,风力都是4级左右,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-8级。
这个时节由于温度波动频繁
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大
因此养生防护极其重要
出伏后
这五件事千万别做
1. 不要太早晨练
出伏后的初秋时节,温差逐渐加大。有些人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,此时人容易受寒冷的刺激,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,从而增加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。
2. 不要喝水太少
出伏后,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,身体水分大量蒸发,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。普通人每天喝水2000-2500毫升,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,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,可降低血液黏稠度,预防血栓形成。
3. 不要过度贪凉
出伏后,早晚比较凉快,应注意保暖,及时增添衣服,早晚穿衣护好脖子、后背、脚部。因为这些部位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,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,引发危险。
4. 不要整夜开空调
出伏后使用空调要十分注意,尽量不要在夜晚睡觉时开空调,即使要开最好定时,以免半夜时空调的阴气与外界的寒气入侵人体内脏、经络和骨关节,引起感冒、腹泻、颈肩腰腿痛、关节疼痛等症状。
5. 不要睡得太晚
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,也就是常说的“秋乏”。为了缓解秋乏,需要睡得早一点,一般晚上十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。早睡早起,较之夏季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,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。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容易出现血压不稳,引发心血管疾病。
来源:江苏气象、健康时报、常报新媒体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