崩塌又称崩落、垮塌或塌方,是指由于地壳活动等内动力地质作用、日晒雨淋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引发的岩土体开裂。
崩塌的形成原因是什么?▶ 引起崩塌的自然因素地震、强降雨、融雪、雷击、河流冲刷、浸泡等。
(资料图)
比如开山采矿、挖坡修路、水库蓄水、堆渣填土、强烈机械震动等都可能诱发崩塌。因此,在山区进行工程建设和经济开发,既要保护生态环境,又要防范灾害发生。
崩塌有什么预兆?准确研判是规避地质灾害的关键,崩塌发生前,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:
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,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、坠落现象,小崩小塌不断发生;
坡顶出现新的破裂行迹,嗅到异常气味;
偶尔能听到岩石的撕裂、摩擦、破碎、掉落声;
出现热、氡气、地下水质、水量等异常。
遇到崩塌如何避险?经过危险路段时,要留意警示标志,快速通过,不作停留。行车中遭遇崩塌,保持冷静,迅速离开有斜坡的路段。
去山地户外游玩时,不能攀登危岩,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。切忌在沟道、沟口或低缓的沟岸处露营,应避开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的凸岸。
大雨或连阴雨后,不要在山谷内停留;遇陡崖掉土块或石块,或观察到大石块摇摇欲坠,务必绕行;位于崩塌体下方时,须迅速向两边逃生。
关键词: